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理化所未来·人文讲坛第三讲:《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智慧

稿件来源:教育处 发布时间:2021-10-11

  2021年9月29日,未来·人文讲坛第三讲在理化所1号楼407会议室举行,著名历史学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应邀主讲,以“《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智慧”为题进行了分享交流。讲座由教育处代丹老师主持。

  张国刚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与中西文化关系史,在清华大学讲授《资治通鉴》导读课程。本次讲座分读史之意义、怎样读史与《资治通鉴》的举例共三部分进行。首先,张国刚教授认为读史的意义在于通识,在于增益智慧,他以吴下阿蒙的事例引出本部分内容,提醒同学们要广泛阅读、主动阅读。同时强调,读史可以让我们看清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张教授以长江比喻中国文明的发展,带领大家梳理了中国和世界历史、文明的发展脉络,勉励同学们要通过读史学会用比较视野和世界眼光看待中国问题,用历史眼光看待当下的问题,用家国情怀来评论时政问题。之后,张国刚教授从“经与权”的角度谈怎样读史,读经辨别是非,读史辨别利弊,教授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幽默风趣但又深入浅出地告诉同学们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张国刚教授深入剖析了《资治通鉴》中的几个例子,从智伯覆亡之例中得到为君的素质与智慧,从刚劲自喜的吴起身上学到刚柔并济和情商的重要性。最后,张国刚教授引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的话,提出学习《资治通鉴》的三重境界,即自淑、诲人、知道而乐。希望同学们在繁忙的专业学习之外,要有兴趣多读一些人文书籍。

  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同学积极踊跃发言,张国刚教授耐心详细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讲座现场

  

张教授进行报告分享

  

学生与张教授交流

  

学生与张教授交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