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肿瘤微创高低温复式治疗系统首次进入临床试验并获得成功,打破了美国及以色列等国家在低温冷冻设备的垄断,标志着我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全球范围内的恶性肿瘤新增发病率数量巨大,中国的情况尤其严峻。在我国,每年仅因恶性肿瘤而为此支出的费用就超过1000亿人民币,且大部分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为进一步提高杀灭肿瘤组织的效率,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刘静教授和研发团队创新推出将极端低温与高强度靶向加热系统融合的治疗设备。解决了大功率高密度冷热量强化输送与快速切换问题,从性能上来说制冷量更大,冷冻能力更强,且兼具高温热疗效果,同时工作很安全,耗材容易获得,成本低。
该设备采用液氮代替稀有的氩氦气进行降温,使手术探针低温达到负190摄氏度以下,高温达到80摄氏度以上,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开创了冷冻和热疗相结合的微创手术方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设备研发团队成员介绍,目前国内使用的冷冻微创治疗设备都需从国外进口,一次手术的费用需要近两万元。新技术用成本低、容易获得的液氮替代手术所需的氩氦气,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手术费用,还有望将技术推广到中小城市和边远地区,节省社会医疗成本,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对社会造成的沉重负担。
据悉,该设备由中科院理化所与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进入招募临床志愿者试验阶段。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