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具有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体积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在未来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锌负极面临严重的腐蚀、析氢以及枝晶生长等问题,造成其可逆性差、循环寿命短,阻碍了AZIBs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离子迁移数高且与电极界面相容性好的新型电解质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闻利平团队设计并构筑了一种梯度准固态(凝胶)电解质(GHNs),可以同时实现锌离子的高效选择性传输与高稳定性的电解-电解质界面。研究表明,锌负极表面原位形成的致密凝胶网络,不仅可以均匀化离子流,而且能够减少界面自由水比例,从而有效抑制了电极界面处的枝晶生长与腐蚀。更重要的是,GHNs中不对称分布的负电基团加速了锌离子的体相传输,可以使Zn/Zn对称电池稳定运行超过2400小时,由GHNs组装全电池也分别实现了在高电压和低温条件下的稳定循环。在这项研究中,作者还成功地利用GHNs组装成了柔性软包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抗弯折能力,有望加速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用化发展。
相关研究成果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DOI: 10.1002/adma.202308639),文章的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闻利平研究员,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崔杨岚森、陈伟鹏。上述工作得到了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江雷院士的悉心指导。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的大力支持。
Zn/GHNs界面结构及其离子传输路径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8639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