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专题 >> 纪念理化所组建20周年 >> 专题文章
专题文章
新闻背后——工作手记
今年是理化所组建20周年。二十年来,时间流逝,空间增扩,人事变迁,不变的是理化人拼搏创新的精神,是众志成城的理化所不断上升发展的势头。而宣传工作,从侧面见证和记录了研究所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发布新闻,看到新的工作进展,都感到振奋人心。而在这些简洁而正式的新闻背后,我想起很多难忘的故事。
希望的田野
2015年4月末,国家重大科研装备“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项目一期验收在即,我们组织媒体记者赴廊坊所区集中采访。
那时候的廊坊所区,边建设边使用,院子里有的地方长满荒草,有的地方种了蔬菜,还有一只可爱的中华犬,虽有田园诗意,但也条件艰苦。大型低温制冷团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两地奔波,潜心致研,实现了中国在液氢温区万瓦级制冷量低温设备研发方面零的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各大媒体都对这一进展非常关注。验收会间隙,记者们围着科学家采访。这些各领域的专家在镜头面前稍显羞涩,但当聊起自己的专业技术,便侃侃而谈,自信而有底气。
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我“偷拍”到一张有意思的照片:张丽萍所长和李华部长拉过两张椅子,坐在低温楼北门短暂休息,眼前是还未建设的荒地,身后就是我国首台万瓦级液氢温区低温制冷设备。两位女士略显疲惫却神采奕奕,不知道她们在聊什么呢?那一刻,看到眼前的成就,想起背后的付出,还有后续更多的重任,她们一定感慨万千吧。
晚上回所,刘新建副所长和我们一起加班到深夜,等待记者初稿,核稿,修改,反馈……保证新闻在第一时间登上各大媒体。
虽然这项成果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我做的,但是作为理化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回京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科研人员完成一个大项目是多么不易,多年坚持,深耕细作,精益求精。镜头前的“一分钟”,背后是浸透心血和汗水的“十年功”,这种事业心应该激励我们每一个人。科研和管理岗位不同,分工不同,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事业心,不断提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更专业,做更专业的科技新闻,更有效的科学传播。
也正是在那个记忆深刻的晚上,我做了几张“稚气”的图片,记录了当天紧张工作中的有趣瞬间……现在想起来,这些新闻背后的花絮,都是美好的回忆。
微笑的泪眼
2011年,年仅56岁的明胶课题组负责人陈丽娟研究员不幸病逝,同事们都深感震惊和扼腕叹息。我接到任务,为陈老师写一篇纪念文章。当时我还年轻,与陈老师不是很熟悉,于是就邀请陈老师的弟子张兵老师接受我的采访。
记得那天会议室紧张,我们就在三楼南侧的小圆桌那里,聊起陈老师的故事。那一次,我很受触动,实实在在了解到做实业的不易,科研成果转化的艰辛。
项目经费困难时,陈老师就把家里的豆浆机拿过来做实验用。从2009年开始,陈老师多次亲赴青海的合作厂家进行中试实验,经常一去就是20多天。青海海拔高,空气稀薄,强烈的高原反应导致她经常呕吐、头疼、腹泻、食欲不振。一次中试实验过程需要20多小时,每次她都亲自全程跟进,凌晨4点就起床,中间不休息,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多。吃饭不定时,经常是简单的快餐应付了事。车间内夏天蚊蝇乱飞,喝水的杯子必须用塑料袋随时套上……
她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却从不把自己当病人。2011年3月陈老师被确诊为白血病,身体每况愈下,她却说:“我就是爬,也要爬到青海去!”直到2011年5月最后一次病情发作前,她仍不顾领导、同事和亲友的再三劝阻,预定了机票,坚持要再次亲赴青海,甚至为此聘请了为她治病的主治医生同行。临终住院期间她还发短信叮嘱中试现场的年轻人:“从反应一开始直到最后胶液完全出来整个过程都要全程跟进,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实验打下基础……”陈老师牵挂着项目进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张兵老师当时十分悲痛,却很坚强。从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陈老师带领下的明胶团队,整体都具备的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和精神。
回忆起与陈老师相处的一幕幕往事,张兵老师双眼噙满泪水,脸上却挂着微笑。她说,实验室就像学生们的家,陈老师就像妈妈,中秋节会给大家发月饼,出差还总会带土特产分给大家吃,让离家求学的孩子们感到特别温暖。同学们因学业上的压力有情绪波动时,她总是及时排解……
生死离别,本就是世间至痛,而我们这些女性聚到一起,难免更感性伤怀。但是,在那一瞬间,当我抬起头,看到她带着微笑的泪眼,我感受到一种力量:一个人在世间无怨无悔地拼搏过,真诚地爱着身边的人,她永远不会被忘记,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一个明胶梦,三代明胶人。明胶团队代代传承,如今不但成为引领我国明胶行业变革的先锋,而且走出国门,走向非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科技力量。相信和蔼可亲的陈老师,一定在天堂微笑。
疲惫的笑脸
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科学传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从2010年到2019年,我经历了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越来越受欢迎,来参观的公众一年比一年多。由于接待能力有限,2019年网上报名达到近5000人时,我们早早关闭了报名通道,实际到来的观众仍然超过了6000人。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每年的科学日志愿者。
以2019年为例,共11个科普实验展台,6000名观众基本都要各展台走一遍才舍得离开,所以我们的志愿者一整天都是在不停地演示、讲解、回答问题,口干舌燥但仍眉飞色舞,顾不上喝水,身后有椅子但几乎没时间坐下。每个展台平均两到三名讲解人员,但却根本无法轮流休息,因为每个志愿者都会被一层层的观众围住,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活动结束合影的时候,本来为设计了一个活泼的整体造型,可是大家太累了,实在跳不起来了……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他们仍然满腔热情,以最好的状态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精神。有一位来理化所参观的新浪知名博主在微博上感慨地说:“公众科学日对普通人来说,有一大作用,就是直接感受科研人员的气质。我今天看到的每一个科研人员都热情大方,乐于向每个人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小朋友还会掰开了揉碎了讲,没有一个端架子的。而且,中国正切切实实地被这些人改变着。最重要的是,你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由于知识的填充而心里有底,进而散发出的那种笼罩全身的自信,我觉得这种气质可以用高贵形容。”
每年的公众科学日,都是一场攻坚,而我们建立起的友谊,有一个词最可以形容,那就是——“战友”。
一年又一年,很多志愿者同学早已毕业,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栋梁。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可爱又疲惫的笑脸。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