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佛人手中的念珠,一颗颗穿成月,穿成年。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渐渐步入老年。回忆往事,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温暖的家——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975年初,我一来到感光所(理化所前身),就感觉到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曹怡所长、佟振合所长都和我们同乘班车上下班,中午一起在食堂吃饭,大家围坐在同一张餐桌上,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我们图书馆、条件处、科技处是一个支部。大家经常一起学习、开会,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记得那一年春节,我们集体出动给曹怡、许绥之拜年。好热闹呀!条件处的邓志祥热情的邀请大家到他家去,请大家喝点小酒,再炸点花生米。知道老邓惧内,幽默的齐志英捏起鼻子学猫叫,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彭翔也在一旁敲边鼓,弄得老邓哭笑不得。
每到暑假,所里就组织大家到北戴河度假,云宏年副所长亲自带队,司机班的师傅放弃了休息。那时没有高速,开到北戴河要七、八个小时,我们困了在车上东倒西歪的睡了,司机师傅们眼睛都不敢眨一眨的在黑暗中开整整一夜。太阳出来了,到了!到了!孩子们欢呼雀跃的下了车,投入了大海的怀抱。现在到北戴河不算什么,那时候可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北戴河浩瀚的大海、肥美的螃蟹、碣石山的桃子都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到了冬天工会给大家买冬储大白菜,工会的同志们不辞辛苦,为大家卸车、分发,节约了我们不少时间。
退休后我们退休金每次调整,离退休办总是给大家打一份清单,让大家明明白白。别的所的老人弄不清就来问我,很羡慕我们所的工作做的这么细致周到。遇到不好的天气,离退休办的同志都会发微信提醒大家注意,真比儿女想的还周到。
这些虽然都是琐碎的小事,但体现了我们所对职工关心体贴的工作作风。
还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忘。
1976年地震,我带着女儿住在母亲家。母亲家在西四北五条的一个大院里,虽然房子没有倒塌但都有了裂缝。街道要求大家都搬到外面,因为胡同很窄,所以大家都搬到了西四北大街宽阔的马路上。大街上人山人海,抗震棚一家挨着一家。我母亲身体不好,女儿还小,幸亏弟弟和妹妹们搭起了一个简陋的抗震棚,一家人才得以栖身。
一天从人群中艰难的开过一辆吉普车,车停在了我们的抗震棚前,呀!竟然是我们所的同事!大街那么多的人,真不敢想象他们是怎么找到我的?惊讶之余我看到开车的是董振合,老黄(记不清名字了)带领几个年轻人下了车。他们高兴的说:“真不容易,终于找到你了!”然后就从车上卸下了几根木头和塑料薄膜,我母亲激动的落泪了,我忙着张罗大家喝点水。他们说:“不客气了,我们还有事呢!”并一再嘱咐我注意安全,就开车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心里热乎乎的,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真是雪中送炭呀!有这样的领导和同事,真好!
这些往事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然而,许绥之、邓志祥、孙佑泽、董振合、彭翔这些朝夕相处人,都已离我们远去。怎不令人唏嘘!真想念他们!
1975年建立感光所,当时在科学院是个很小的所。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理化所,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科学院早已名列前茅!
我有幸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工作二十八年,退休后又工作了几年),我爱我们的所,爱这里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事。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在这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工作、生活,真是一件幸事。有家的感觉真好!
愿理化所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