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3

中国科学院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人工晶体中心”)是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部署成立的。首任中心主任陈创天。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研究

1966年,在卢嘉锡倡导下,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选定“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能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经过10多年的努力,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提出了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集团理论,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7年,成立晶体材料研究室并组建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研究组,陈创天任组长,开始进行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的实验研究。经过结构选型、材料合成、物化和相图分析、晶体培育和性能测试等大量的实验研究,1983年10月,陈创天领导的研究组与合作者一起发现了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的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BBO)。 1989年,又发现了LBO晶体,1990年代又相继发展出KBBF、KABO等新一代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为我国人工晶体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BBO晶体获1986年度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奖特等奖,LBO晶体获1990年度中国科学院发明奖一等奖,1991年度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创建经过

中国科学院北京人工晶体中心成立于1999年3月,是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中国科技大学等相关研究力量为基础组建的。1998年,根据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中国科学院决定组建中国科学院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中心成立的主旨是为了保持和发挥我国人工晶体在某些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集中优势力量,发挥北京在地域和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建设一体化的人工晶体产业,带动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首任中心主任是陈创天。2000年由中国科学院下拨3000万专项筹建经费。成立之初,人工晶体中心挂靠低温中心,随着理化所的组建,人工晶体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进入理化所。

人工晶体中心于1998年9月开始筹建,按照自愿原则,分别从福建物构所、物理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抽调一批研究和技术人员,又从国外引进部分中青年科技人才,组成人工晶体中心的基本研究队伍。同时为了进一步填补研究队伍的学科空缺,还从其他单位聘用了几位有研究专长的特聘研究员以及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并陆续招收了一批硕、博士研究生,从而形成了从理论计算、新材料合成、各种不同晶体生长方法、晶体后加工、镀膜、光学测试等配套研究队伍。为了进一步拓展人工晶体中心的科学研究内容,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许祖彦领导的研究组合作(许祖彦兼人工晶体中心副主任),开展晶体材料的器件研究。在设备方面,建立了计算工作站,配置了各种晶体生长设备、光学后加工设备以及先进的镀膜设备等。通过承担国家“973”、“863”等重大项目研究,人工晶体中心的固定资产设备水平大幅提升,从而使中心能够在先进生长和测量设备的基础上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