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3

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低温中心”)是配合国家超导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需求而建立的一个综合性低温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首任中心主任洪朝生。

    创建经过

低温中心成立于1982年5月,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低温物理研究室(五室)与中国科学院气体厂。1960年,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科研工作对各类气体的需求,中国科学院就关于在中关村建立气体厂的问题作了批复,明确气体厂的建立由院党组新技术局列入1961年基本建设计划,选址在中关村北一条2号(即理化所现所址)。1964年3月,中国科学院正式发文组建中关村气体厂,厂长为赵亚仑(兼党总支书记)。1965年下达气体厂编制为237人,主要生产氧气、氢气和液氮。1969年7月1日又增加了煤气干蒸馏生产线。

1968年,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接管新技术局所属气体厂的通知》,中关村气体厂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研究院,潘发良任革委会主任。1970年划归北京市仪表局,更名为北京气体厂。自1971年5月1日起,北京气体厂归属北京仪表联合厂领导。后于1974年又划归北京市科技局(后变更为北京市科委)领导。1977年,根据北京市革委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决定:由中国科学院下放北京市实行双重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化冶所、自动化所、电工所、动物所、植物所、科仪厂和完全下放到北京市的北京气体厂,自1978年1月1日起,各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北京市气体厂重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气体厂。1978年8月中国科学院政治部任命韩厚元、郭明堂为中国科学院气体厂副厂长。1978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复,决定将物理所低温技术研究室(室主任为洪朝生)转入气体厂,并协调了物理所低温设备车间的部分技术力量,开展低温技术的基础研究及新设备研制等工作,这些工作实际上是物理所低温物理研究室工作的扩展。此后的气体厂由低温技术研究室、低温设备试制车间和气液体生产供应部三大部门组成。其中低温技术研究室编制85人;低温设备试制车间编制70人。1980年4月,中国科学院任命王建勋任中国科学院气体厂厂长,洪朝生兼任中国科学院气体厂副厂长。此后洪朝生主持了低温中心的筹建工作。1982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低温中心(县团级编制),洪朝生任中心主任。1984年3月,经国家科委批复,同意建立中国科学院低温中心(地师级编制),人员规模控制在300人以内。1984年10月,中国科学院正式任命洪朝生为低温中心主任,王听元、张立民、杜宽宇为低温中心副主任。低温中心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低温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机构。

1989年,低温中心进行了领导班子换届,经中国科学院研究决定,周远任低温中心主任,洪朝生任低温中心名誉主任。1994年2月,中心换届时,周远再一次任中心主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低温中心学科方向进一步明确,应用研究得到加强,科技开发得到积极推动和发展,基础研究队伍由分散逐渐形成精干和有组织的格局,科技队伍年轻化取得了较大进展。

自1982年10月至1999年6月,闫高云、韩厚元、王听元、陈兆甲先后任低温中心党委书记。

    发展历程

低温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心开始了由气体供应为主的服务型机构向低温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型机构和由企业管理向科研管理的转变。为了完成这一转变,开拓和发展低温技术领域,1982年起,在中心主任洪朝生的领导和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及科技管理骨干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进行了中心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学科建设工作。

一、五年滚动计划(1983—1987) 

低温中心科学事业发展五年滚动计划的制定是低温中心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五年滚动计划明确了低温中心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工作特点和工作目标,为低温中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开创性、奠基性作用。

五年滚动计划提出低温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低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研制新型低温设备,并提供小批量产品;开展低温实验的技术服务工作,提供液氮和必要的实验条件。同时对低温中心的工作特色作了科学分析和表述:研究与发展为主,搞好技术服务;结合低温、超导应用,近期(3—5年)以中小磁体冷却为主,远期(5—10年)以开展技术基础研究为主,为大型低温超导工程作技术准备;开展新技术研究,注意低温技术与低温物理的结合。滚动计划制定了五年发展目标:液氦的生产、分配技术和小型液氦实验条件,五年内达到目前国内外实验室水平;研制、提供配套的氦制冷系统,包括为101反应堆用的中子冷源和为超导磁体冷却用的制冷机;低温技术基础研究逐步建立基础并开始取得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在第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中心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2年至1986年主持了中国科学院支持的应用超导课题和液氦支撑的基本技术规范化课题;1988年成功建成由中法合作的HWRR堆的冷中子源;通过红外遥感小型制冷机的启动,逐步恢复了新技术研究与发展;液氦温区低温物理研究得到较快发展,推动了极低温物理开放实验室的建立。1985年,中心第一次召开了“氦液化技术改进”等5个项目鉴定会,并于同年申报成果。1986年,这5个项目中有4项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三等奖。

二、学科方向进一步调整 

为了更好地发挥低温中心的优势,1980年代中后期,中心根据国家需求并结合中心实际,确定了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两大重点研究领域,并明确了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低温物理方面,重点研究液氦温区到10-4K温区范围凝聚态物质基态和低能激发态性质、元激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宏观物性上的表现;研究材料低温物性、低温力学特性;研究并发展低温实验技术。在低温技术方面,主要研究微型制冷技术与大型低温工程关键技术和电子器件低温封装的新方案、新理论、新流程以及微型传热研究;运用多年在低温工程、低温实验技术及装置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及经验,集中力量在氦液化、低温加工、低温医疗及实验室仪器设备方面进行攻关,并逐步与市场接轨。

1990年代以后,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方针政策,低温中心明确了战略定位是致力于低温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和创新的研究所,科研队伍的主体集中于低温工程技术创新和发展这个主攻方向,为国家大科学工程、航天、电子等方面建设不断做出重要的、关键的贡献,并在高新技术研究与创新方面寻找突破口,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同时低温中心明确主要学科方向是低温工程技术,包括:新型制冷技术、大型低温工程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的应用技术。主要开展低温传热的机制以及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低温条件研究,开发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此外低温中心明确提出要注重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重点是低温电子学和低温生物学。

与上述方向配合,低温中心提出第二学科方向是低温物理,充分发挥物理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开展材料低温物理、低温力学性能研究,研究与发展低温实验技术和低温计量标准;为巩固低温中心在国际该领域的重要地位,深入进行极低温凝聚态物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围绕学科发展需要,低温中心明确低温工程技术学科的科技组织,主要通过办好低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来实现。低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原制冷技术研究室、低温技术青年实验室和低温传热实验室组成高技术研究队伍,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重点低温工程任务,解决国家重大项目的关键低温技术,同时注重技术基础研究。

三、极低温物理开放实验室

按照保持一支精干队伍从事低温物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思路,围绕低温物理这个第二学科方向,低温中心充分利用自身极端低温条件和高素质青年科技队伍的优势,积极谋划极低温物理开放实验室的筹建工作。经过数年筹备,并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1994年成立了以基础研究为主体的“极低温物理开放实验室”。金铎任开放实验室主任,王玉鹏任副主任。该开放实验室的目标是成为全国低温和极低温物理研究及实验基地,争取跻身国际少数几个重要的极低温实验室行列。极低温开放实验室成立之后,在高温超导体中的低温机理研究、物质基态和低能激发态研究等方面作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中青年科技队伍,并与国际若干权威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附件: